将军将秦师,西南奠遐服
(资料图)
自六十年代随父母支援三线至今,半个世纪过去了,广元一直就成了我的家乡,按说这广元现在的城区治所,古时远不如它的下属一个镇有名,这就是昭化,古代这儿被称之为"葭萌",这儿最出名的是牛头山,是传说中三国时马超大战张飞之地,后来姜维也驻军于此,于是,三国文化旅游成了这儿的特色。
但我今天给大家叙述的却是另一个人物,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人物,可这在当时,他却大名鼎鼎,同白起、王翦同称为秦三大名将,他的名字叫司马错。
知道他的人现在没几人了,即使是广元人也对他一无所知,这是历史的一个漏瓢,好在几年前有几部电视剧中,如《大秦帝国》《芈月传》和《传奇》中。隐隐地还出现了他的形象,
熟悉先秦历史的人应该对此人有所了解,在《战国策》中有一篇很经典的文章,就是说的他,那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舌战张仪的故事。
说这事还必须得从当时的战略形势说开去。秦惠文九年,为东进还是西攻一事,朝廷举棋不定,东进是以张仪为代表,主张攻韩,打开东进之门,占领制高点,挟周天子以令诸侯,以此建立霸业,想那张仪的口舌是何等的了得,此言一出,自然是啧啧的一片赞颂声;而西攻的代表是司马错,力主先攻蜀地,当时巴蜀两国因那莫名堂的苴国正相斗中,秦军攻之如狼驱羊群,一战可定,不仅为秦赢得大片根据地,诸侯也因同其不相界,事不关已而无视。所以,只要做伐蜀一件事,就可以名利双收,甚至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。更为重要的是,得蜀便可攻楚,此为大秦万世之功的基础所在。
于是,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,由他与张仪、都慰墨等率军从石牛道,越七盘岭进四川,经朝天驿往剑门关伐蜀,在葭萌,也就是广元的昭化镇大败蜀兵,蜀王败逃至武阴,蜀灭。司马错乘机又灭巴、苴。后又率陇西兵及巴蜀兵十万人,从蜀地沿江而下,攻楚黔中,迫使楚献出汉北及上庸,实践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预言。
春秋时代是个英雄厮杀的年代,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。这一个时期,是个无比闪耀的时代,名将的事迹总是为人所津津乐道。而这个时代的英雄贯穿了整个春秋时期的中轴线。一提到秦国的历史,总会想到白起、王翦,当然作为春秋的四大名将,他们的故事流传在百姓的口中,而人们不知道的是,在这些英雄人物的背后,还有一群人,他们也为历史或是国家做过一些贡献,即使是微不足道,即使不为人所记挂,但是历史还是会记住他们的。而司马错便是应该被我们记住的人。何况他的功绩还并不比那些战神低,
因此,司马错的人生可能是落寞,但是却绝对不平凡。如果要票选秦国第一名将,我还是要把票投给被遗忘的这司马错!相比王翦的老谋深算,白起的战神本色,司马错也许并不耀眼,疆场搏杀也非其所长,但他是一位战略大师,奠定天下一统的"浮江攻楚"的大手笔,无论如何都是奠定秦统一中国的关键一步棋。
蜀地,看似远离鏖战的中原,其实它的重要性对群雄逐鹿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,无怪乎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将其看得这样的重要。清金圣叹《天下才子必读书》有云"读此,始知诸葛公乃有粉本。后贤信诸葛公亦烂读《国策》,则其烂读,可无俟再劝也"。清林云铭《古文析义》说:伐韩伐蜀二说,俱以名、利二字做骨,张仪谓王业起见,语虽大而实疏。司马错只拿定富强二字做去,而王业不争自成。何等万全。切实优劣,判如指掌矣,战国中求实落经济,无出司马错之右者"。此言甚为中肯。
再说个题外话,这司马错虽然知道的人不多,可他却有一位人人尽知的后辈,那就是司马迁,司马错是他的八世祖,但这一族系到了汉代却又改了姓氏,分为冯和同两个姓氏。马加两点为冯,司加一竖为同,这是为避难而为。而同姓司马的司马懿是另一个家族,他是延自楚汉时的司马卬,倒是同后世的司马光有血缘关系,至于那写赋的司马相如就无考了,不知源流出处也不知后世的繁衍情况了,毕竟在未成名之前,他只是个小人物,但后世为何没人去攀附,也许是他的形象还不是太光辉,一弄臣而已,反正,我是不懂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中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